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经血管+器械(瓣膜)”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14
浏览量:加载中...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经血管+器械(瓣膜)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109日,第一场“经血管+器械(瓣膜)学术论坛在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顺利举办。“经血管+系列学术论坛由王建安院士领衔发起,积极倡导多元主体联合共建目标着力促进心血管植入器械创新的内涵发展和全链条融合

本次学术论坛特邀浙大二院心脑血管病院区(博奥院区)副院长刘先宝教授、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马仁政、浙江大学高分子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鹏作主旨报告,同时邀请浙大二院特聘研究员任探作开放性报告,并特设线上直播渠道和交流讨论环节。论坛由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计剑教授主持。浙大二院、杭州启明、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研究院等单位共100人于线上线下参加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聚焦心脏瓣膜领域,从医院临床问题到企业产品展望,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探讨和推动经血管植入医疗器械的创新和发展。计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临床诊疗和智能制造双轮驱动的创新体系,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经血管植入器械创新高地为战略定位,应着力推动国人心血管特征数据挖掘、器械体内失效机制研究、功能材料与长寿命器械技术发展,以及临床数据驱动精准植入方案研究,积极建立心血管医疗器械的协同创新联盟,打造世界一流的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经血管植入器械研发、诊疗和人才高地。

刘先宝教授作主旨报告

刘先宝教授作题为《人工瓣膜的耐久性及临床困境》主旨报告,指出目前随着瓣膜治疗向低龄、低危群体倾斜,减少患者反复手术的风险临床上对更耐久、使用寿命更长的瓣膜需求强烈。报告着眼于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了对患者管理、手术优化、瓣膜结构设计和材料改良等方面的综合策略同时建议加强材料学、生物学、力学和临床医学的跨学科合作,以期达到更好的瓣膜设计和应用效果。

马仁政作主旨报告

马仁政作题为《提高介入心脏瓣膜长期耐久性的技术路线探索》主旨报告,他指出,基于企业和产品角度作前景展望,瓣膜治疗技术从提升瓣膜植入成功率转向瓣膜长期耐久性,需关注材料、机械结构、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并分享了疲劳试验方案相关计算分析理论,以及启明医疗在瓣膜研发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张鹏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张鹏研究员作题为《新型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研究》的主旨报告,结合合成聚合物瓣膜材料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未来合成聚合物发展中高耐久性合成聚合物力学构筑和高生物相容性表界面工程两大关键技术问题,并结合自身研究,介绍了针对合成聚合物瓣膜应用进行的高耐久性不对称力学仿生构筑和高生物相容性表界面工程的研究,为解决瓣膜关键材料技术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任探研究员作开放性报告

随后,任探研究员作基于瓣膜创新点的开放性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生物瓣膜材料设计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开发和优化,关注以水凝胶修饰瓣膜以改善机械性能和促内皮化能力,并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研究瓣膜的微破损等,为生物瓣的修饰优化、进一步提升其临床应用效果提供了新路径。

交流讨论环节

最后,与会人员对瓣膜耐久性问题的临床数据和评估方法、钙化和血栓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指出,在当前的材料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通过数据和力学模拟建立虚拟模型,更真实地评估材料性能、预测植入后变化,具有重大价值。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滨江区浙二院经血管植入器械研究院目前针对这一方面正在开发建立数字孪生平台,期望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合作,为加快发展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未来,经血管+系列学术交叉论坛将陆续开展领域相关的多场论坛会议,深入挖掘医疗器械产品开发需求等技术资源,以经血管植入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杭州市滨江区浙二院经血管植入器械研究院为平台,打造“产学研医政”的全链条经血管医疗器械创新生态,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坚塔街768号智慧新天地创新中心
浙ICP备10032378号-6 | 宣传中心维护 | IT中心支持